而更受媒体关注的莫过于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,也就是大众汽车(中国)科技有限公司,简称VCTC,这家公司将实现100%的本土化开发,从而将新能源生产成本降低40%,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%。
文丨认知历史
编辑丨认知历史
“我现在后悔把她生下来了”,
守寡多年的
警嫂
这样对记者说。
自从警察丈夫牺牲后,这位警嫂一个人撑起整个家,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生活,再苦再难没有说过一声放弃,出事以后身边人都劝她
打胎
,她却坚持要
保下
这个孩子。
没想到时隔12年过去,这位警嫂却说后悔生下女儿,这是为什么呢?
得知噩耗
“这位警嫂名叫
殷巧玲
,她的丈夫是
孔兴君
,生前是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分局辛丰派出所的一位
骨干民警
,在2011年1月6日的打假统一行动中遭遇
车祸遇难
。”
当时车上除了孔兴君,还有4位民警,其中最小的刚刚
从警半年
,最大的已经快要
退休
,其余两名民警平时工作兢兢业业,从没有一丝懈怠,就被一场车祸带走了宝贵的生命。
孔兴君牺牲后,整个警局上百人都得到了消息,
却没有一个人敢来告诉殷巧玲
。她第一次得到消息,还是在医院的病房里,当时她已经怀有
身孕四个月
,正在保胎。
孔兴君的同事也是怕殷巧玲得知消息后太过悲伤,影响身体,所以打算先瞒着她,起码要等到殷巧玲身体好一些再慢慢告诉她事情的真相。他们准备好了一切,却唯独
算漏了电视台
会报道这则新闻,殷巧玲已经得知了丈夫牺牲的消息。
那天,殷巧玲一如既往在休息,她一边抚摸着肚子,一边笑着对肚子里的孩子说:“宝宝,你爸爸等会就要回来了,你高兴吗?”
旁边的大女儿正在玩芭比娃娃,她听了妈妈的话,高兴地说:“妈妈,等爸爸休息我们一起去动物园好不好?”
殷巧玲看着一脸期待的大女儿,摸着肚子,笑着说:“好呀,那时候妈妈的身体应该养好了,我们一起去。”
此时电视机上面正在放新闻,本来殷巧玲并没有在意,直到她耳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名字:
孔兴君等人遇难
,殷巧玲愣住了,她想继续确认,这则新闻却已经播报完毕。
殷巧玲拿起一旁的手机,刚想搜索丈夫的名字,就看到了
今日推送
的内容:江苏镇江5名警察6日晚在扬溧高速车祸中殉职。她的大脑不想点开,可她的手指却不受控制,
颤抖着点开
了那则新闻。
殷巧玲的目光死死的盯着手机页面,手指滑动着,直到又一次看见熟悉的名字:孔兴君。紧绷的
那根弦瞬间就断了
,她脑海里一直回放着那则新闻,丈夫的名字也在循环播放,耳边有孩子的呼声:“妈妈,妈妈,你怎么了......”
殷巧玲整个人陷入了一种
奇怪的境地
,她能听见女儿的呼喊,一声大过一声,伴随着焦急,也能看见手机页面里的新闻上写着丈夫的名字,她想打电话给丈夫确认,可就是动不了。大悲之下,殷巧玲晕了过去,只留下已经哭哑的女儿。
再次醒来,殷巧玲看着坐在床边的婆婆,她好像一下子
老了十岁
,前两天还没有完全变白的头发,如今已经全白了,家里也多了白花,看着这一切,殷巧玲已经明白,但她还是不死心的问:“妈,兴君他......”
看着婆婆又要流泪的眼睛,殷巧玲彻底确认了,丈夫真的不在了。
留下孩子
丈夫走了,但是他们俩的孩子还在。来看望殷巧玲的
朋友、亲戚
都劝她:“把这个孩子打掉吧”,就连殷巧玲的
婆婆
都这样说,“兴君不在了,你带着一个孩子已经很麻烦,再来一个负担只怕更重啊”。
所有人都在劝殷巧玲
打掉孩子
,可没人考虑到,此时孩子已经在她的肚子里待了
四个月
,朝夕相处下,母子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
:
“这是我的孩子,是我和兴君最后的联系,我要留下他”
,这孩子经历了这么多,都顽强的活下来了,谁能说不是上天的安排呢。
孩子诞生后,殷巧玲看着她与她父亲相像的面容,十分触动,给孩子取名为
“思晴”
。殷巧玲唱着摇篮曲,看着小思晴安静的睡颜,回忆起与丈夫孔兴君相处的甜蜜时光。
回忆相处
二人初相遇,还是在
2008年
。那时候还没有手机移动支付,大家出门拿的最多的还是钱包,殷巧玲也是这样。
有一次她拿着几个月的工资要寄回家,尽管出门之后百般谨慎,但还是被
混混
盯上了,混混趁乱抢走了殷巧玲的钱包,她一边大喊:“抓小偷,抓小偷”,一边朝着混混追去。
混混利用对地形的了解,七拐八拐之下,很快就要跑出殷巧玲的视线,殷巧玲见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,她的体力也快不行了,就在她要放弃的时候,路过这边的
民警孔兴君
听到了殷巧玲的呼救。
孔兴君主要就是负责这一块的
治安
,平时经常
巡逻
,对这一块怎么也比混混熟悉,他迅速判断出混混逃跑路线,从另一侧实施围堵,把混混困在死胡同里。
论近身搏斗,孔兴君自然要胜过混混的野路子,混混也知道自己不是警察的对手,眼看逃跑无望,拿出随身携带的
小刀
就冲了上去。孔兴君看到混混有刀,下手更加谨慎,力求在不被伤到的情况下制服混混。
几番搏斗之下,混混束手就擒,孔兴君也拿回了殷巧玲被抢的包,但他还是被混混伤到了胳膊。急忙赶来的殷巧玲看到孔兴君
受伤
了,心里十分
愧疚
,警察同志因为帮自己追小偷受伤,一定得好好报答他。
俗话说,男追女隔座山,
女追男隔层纱
。自从孔兴君因为殷巧玲受伤后,尽管孔兴君并不认为殷巧玲需要报答自己,但是架不住殷巧玲的热情,一来二去之下,二人的联系越来越多,
关系也从警察与受害人到男女朋友。
2009年,
二人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之下,共同走入了婚姻的殿堂。婚礼上,孔兴君没有说任何
一生一世
的话,只说在
有生之年
一定不辜负殷巧玲。
别人也许不懂,但殷巧玲了解丈夫,孔兴君正是知道自己的职业总是要直面危险,怕自己有一天不在了,殷巧玲一个人过的艰难。在殷巧玲看来,这是孔兴君对她说的
最动听的情话
。
婚后二人并没有如平常夫妻一样度蜜月,因为孔兴君还有繁忙的工作,和妻子殷巧玲商量后,
婚后第二天
,孔兴君就正常上班了。
即使结婚之前,孔兴君和殷巧玲说过,他这个工作会经常加班,而且并没有很多时间来陪伴殷巧玲。殷巧玲也有了
心理准备
,但当一个人面对着空荡荡的新房时,她还是忍不住难过起来。
在下决心和孔兴君结婚之前,殷巧玲也做过功课,搜索警察的家属都是怎么生活的,有一段话让她感触颇深——
当警察家属是种什么体验?
答,会获得如下证书:
一、尼姑庵终身会员证。
二、又当爹又当妈双性资格证。
三、男人捐献给国家捐赠证明。
四、家里家外一把抓多面小能手资格证。
而且以上证书都没有补贴。
这段话简短又直白,却比那些长篇大论更能让人体会到当警察家属的艰辛。
当殷巧玲
一个人
过春节、
一个人
产检、
一个人
逛街、
一个人
照顾四个老人时,她体会到了“男人捐献给国家捐赠证明”;
当殷巧玲多次收到孔兴君
加班、出差
的消息时,她体会到了“尼姑庵终身会员证”;
当殷巧玲
白天上班晚上带孩子
,家里什么坏了都得自己动手,给孩子开家长会永远没有爸爸时,她体会到了“又当爹又当妈双性资格证”和“家里家外一把抓多面小能手资格证”。
有些话,只有自己亲身经历后,才能懂得这些话背后的艰辛,致敬每一位警察背后的家属。
他们的日子就在一天天的忙碌中过去,殷巧玲一个人带孩子的日子琐碎又幸福,很快,他们有了
第二个孩子
。
得知殷巧玲怀孕的那一天,即使不是第一次当父亲,孔兴君也
高兴的睡不着觉
,早早拿出字典要给孩子取名字,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,取名为“雅雯”,接下来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,都有一个参考,总归是好寓意的字就是了。
第一次怀孕时,孔兴君就因为工作,没有陪殷巧玲去过医院,只在生产的时候赶到了医院。这第二次了,怎么也要陪着殷巧玲去
医院产检
,不能再失约。
他们约定着要去产检,要定下孩子的名字,要多给孩子一些陪伴,却没想到
1月6日
早上的分别就是
永别
,再也见不到彼此了。时间好像就定格在那一天,早上还幸福的送孔兴君去上班,叮嘱他注意安全,晚上就再也听不到那句“我回来了”。
殷巧玲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,好像和以前一样,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忙,又好像和以前不一样,再也不会有人在深夜回来后对她说一句
“你辛苦了”
。
孩子生病
小女儿
思晴两岁时,
肚子经常鼓鼓
的,刚开始殷巧玲还以为是孩子吃多了,给小思晴喂了点山楂消食片,暂时放心了。作为妈妈,殷巧玲即使再忙,也会关注孩子的身体,当她发现山楂消食片并不管用时,立马带孩子去了医院,谁知竟查出了大问题。
医生看着殷巧玲说:“是
肝母细胞瘤
,已经是
晚期
了,家长要有心理准备。”
殷巧玲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,她又问:“您说什么?是什么病?”
医生也理解家长的心情,他只是又说了一遍:“是
肝母细胞瘤晚期
,孩子爸爸在哪里,关于孩子,还是父母都在比较好。”
殷巧玲这次听清楚了,也陷入了
绝望
,这是她第二次感到绝望,上一次还是在得知孔兴君的死讯时,她对医生说:
“孩子没有爸爸,您和我说吧。”
医生看着殷巧玲,又继续说:“这个病很麻烦,你们发现的太晚了,治好的希望不大,你们还要治吗?”
两年前所有人都劝殷巧玲打掉这个孩子,她都没有放弃过,这会孩子只是生病,又不是治不好,殷巧玲当然也不会放弃,她坚定地对医生说:
“治,砸锅卖铁都治!”
医生看殷巧玲的态度坚定,只能对她说:“那你带着孩子去北京、上海那边大医院看看吧,希望更大些。”
听到医生的话,殷巧玲心中又燃起了希望,她把大女儿放在婆婆那里,自己一个人带着小女儿
辗转北京、上海多个医院
,一家不行就换一家,只为找到能治的医院。
在北京,小思晴被切掉了了
三分之二的肝脏
,在上海,她经历了一次又一次
化疗
。小思晴小小的手臂上,全都是
针眼
,青青紫紫的,有时候都很难找到一块好肉。
殷巧玲对记者说:
“我看着她那么小,就要受这么多罪,心里疼,我第一次怀疑,自己坚持要留下她到底是对是错,我真的后悔生下她了。”
做手术不仅受罪,还会花费大量的钱,医院就像一个
吞金兽
,只出不进。为了给女儿治病,殷巧玲已经把能借的
亲戚朋友
都借了一遍,实在是无能为力了,为了后续的治疗,殷巧玲只能想办法赚钱,供上医疗费,也能还一点借的钱。
走向美好生活
在朋友的帮助下,殷巧玲开了一家
鱼汤店
,凭借着勤劳的双手,一点一点干了起来,撑起了这个支零破碎的家。殷巧玲精心挑选酱油,每天现买新鲜猪肉和当地特色长鱼,再加上包子和姜丝,抓住了客人的味蕾,也把这个店盘活了。
来殷巧玲店里吃饭的除了就近的居民,还有一些
孔兴君以前的同事
,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支持殷巧玲。
当公安局的领导得知殷巧玲带孩子四处看病缺钱时,一边“指责”她不来找公安局帮忙,一边在
公安局
开启
募捐
,再加上局里申请的一部分公共资金,凑够整整
20万
送给殷巧玲,为孩子看病贡献一点力量。
好在天无绝人之路,小思晴的病几经周折,在
2014年2月
做完手术,已经完全好了。
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炒股如何利用杠杆,致敬每一位为民牺牲的公安干警,谢谢你们!
殷巧玲小思晴丈夫孔兴君孩子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配资开户平台_配资开户大全_配资证券开户观点